股市保持穩定可以增強經濟復蘇的信心,但股市走火入魔則會讓經濟在未來付出代價。此輪牛市恰恰暴露了結構性障礙。
從1月份開始的牛市,到現在已脫離了任何估值體系和基本面分析。今年1月以來,滬深兩市翻番的個股已多達190餘隻,93只個股已反轉到6000點以上,124只個股漲幅超過70%,漲幅在50%以上的個股更是接近500家。
此輪牛市享受的是政府的積極財政政策和寬鬆的信貸政策,透支的是中國經濟的未來成長預期。
股市保持穩定可以增強經濟復蘇的信心,但股市走火入魔則會讓經濟在未來付出代價。此輪牛市恰恰暴露了結構性障礙。由於有政府消費托底,股市中的講故事者有了基本的素材,他們將自己的利益夾雜在大故事中,以中國經濟率先復蘇為華衣,傳遞到所有的A股投資者面前。
眾所周知,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鬆的信貸政策的受惠者主要是國有大企業和國家大專案,這顯示我國的經濟結構還需要繼續調整,使投資與消費、大中小企業之間 取得平衡。我國首當其衝受全球金融危機衝擊的是出口導向的製造業,而後傳導到上游資源性企業,此輪政府挽救信心之舉雖然及時,但受制於經濟規律,我國投資 過高而消費不足的問題在短期內無法解決,由於投資過高而居民消費沒有相應上漲,導致經濟結構失衡的問題被延遲。
最近有信號顯示我國資 源企業的產能過剩沒有解決,鋼材價格、建材價格、期貨價格在上行後掉頭向下,已持續一周,說明大宗商品價格還沒有向上,因此短期政府投資拉動最終要取決於 市場的投資熱情,而市場投資取決於去庫存化後能否找到新的消費市場。並且,海關總署發佈的1月份進口額遠遠大於出口額的資料以及全球各地此起彼伏的貿易之 爭顯示,我國未來的出口增長不容樂觀。
股市的風險正在加大,直接標誌是指標股開始大面積補漲,而個股卻有所滯漲,市場已經完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補漲過程;成交量再創天量新高,後市很難為繼。
而另兩個重要指標是前期某些垃圾股被炒上了天,A股相對於H股溢價全面攀升。截至16日,57只A+H股出現A股全線溢價,47只A股跑贏相應H股。沒有任何理由,只能說A股市場溢價極高,喪失基本面的獨立行情註定無法持久。
股市反彈高度是多少?從目前來看,主要取決於資金流入量。最近股市開戶數量大增,另據央行公佈的今年1月份信貸資料,新增貸款實現爆發式增長,而票據融 資則占到人民幣貸款增量四成以上。儘管2月份首周,受春節因素影響,部分銀行出現了貸款增速放緩的情況,但上周開始,信貸增速又開始快速增加。
銀行票據貼現的急劇增加,固然有銀行降低風險、企業降低貸款成本的考慮,也是因為釋放流動性穩定市場的要求,而票據貼現的隱蔽性決定了資金用途的多樣 性。如此巨量的資金,到底有多少流入了股市,央行還沒有具體的調查結論,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有就必定會攪起一定的泡沫。央行對於資金流入股市的態度究 竟如何,決定了股市的增量資金後勁。
我國經濟之所以能夠保持平穩,主要取決於以前的資產負債表較好,政府與居民負債低,存款多,外匯 儲備多。這就給我們提供了調整經濟結構的時間和空間,如果我們將信心只維繫於股市的大漲,那是錯誤的,所謂過猶不及。穩定的股市,與消費的持續提升、企業 生產效率的提高,才是經濟發展的根基。如果一味拉升股市,將付出結構失衡加劇的慘重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