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援引香港星島日報4月15日報導稱,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第二份預算案將於4月22日表決,消息人士說,初步資料發現,特區政府各部門實際開支較預期少,即使扣除180億港元教育研究基金、90億港元強積金注資和40億港元四川賑災撥款,特區政府2008年財政狀況可望較預期為佳,綜合帳目有機會取得少量盈餘,不會如預算案所指出現49億港元的綜合赤字,但也不會如2007-2008年出現逾千億港元的盈餘。
曾俊華在2月發表的預算案指,綜合赤字為49億港元,相等於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0.3%,也跟最早預測有75億港元赤字為少。
曾俊華近期已四出爭取不同黨派的支持,希望在22日立法會上,順利通過《財政預算案》。面對不同黨派要求特區政府“加碼”派糖,消息人士稱,無意即時修訂預算案,但會因應香港的經濟狀況,加快在5月檢討,針對社會需要,決定進一步為預算案“加碼”。
對於政黨提出不同的“加碼”方案,消息人士說,香港政府將針對香港的失業狀況、經濟資料和週邊因素,決定“加碼”力度,但不會只是單一的“加碼”措施,會全面考慮不同社會階層的需要,以制訂紓困的實質措施,現時正研究數招,以應對不同的需要。
由於仍須要掌握更多資料,消息人士稱,現時仍未能定出“加碼”金額,又說各種的方案也會考慮,但不會有革新的招數,進一步退稅、寬減差餉、協助中小企業借貸和受金融風暴打擊最多的中產等都是研究的範圍。
消息人士解釋,港府現行已有一套失業援助的措施,要再為中產度身訂造新的方案,需要時間研究,相信難以在這次“加碼”措施中出現。
為了爭取支持,據瞭解,曾俊華希望在預算案22日在立法會通過後,便因為當前的經濟情況,加快進行檢討。香港政府雖然表明,預算案寫手夏鎂琪將延任至6月,只是一如既往有部分寫手要完成手上工作,或休假後才轉換新崗位,但據悉,她也會留下協助處理推出“加碼”措施。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