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我國中小企業已超過1000萬家,占全部註冊企業數的99%。這個龐大的群體在資本性融資和債務性融資市場上卻常常被束縛了手腳。我省中小企業總 體規模較小,抵押品較少,獲得銀行貸款數量也較少。民建安徽省委員會在此間舉行的安徽省“兩會”上建議,政府應加快出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加快 推進信用擔保體系建設。
目前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途徑有三種:內源融資、民間借貸、銀行借款。其資金來源比例一般為:內源融資(股份融資)占64%、銀行貸款占14%、民間借貸占 10%。通過風險投資、公開發行股票、債券等融資方式僅占2%,其餘資金通過政策扶持給予。可見,內源融資是民營企業最重要的融資形式,銀行貸款是最重要 的外源融資方式。但處於創業階段的民營中小企業獲利能力很弱,又無信用記錄,所以創業階段的企業是難從企業之外獲得資金的,因此出現融資難問題也就在所難 免。銀行是從事信用業務的企業,但是銀行信用貸款(授信額度貸款)實際上在貸款總額中比率很低,民營中小企業根本得不到信用貸款,銀行實際上沒有開展真正 意義上的“信用”業務。
如何破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局?民建安徽省委員會提出以下對策:
一是加快出臺支援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規模不經濟、資訊不對稱等造成了中小企業外源融資比大企業高得多的交易成本,必須從政府公 共服務上開始改革。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財政支持,擴大對中小企業的採購量,還可以利用補貼和減稅等政策手段。降低信貸准入門檻,創新中小企業貸款組織架構 管理模式,為金融系統制定一套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制度,實行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工作考評機制。
二是發展區域性中小銀行、專業銀行。(1)地區性中小銀行對當地企業的經營狀況、企業家的人品、能力等的掌握與瞭解和大銀行比較起來有資訊優勢,給地區性 的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有比較優勢。像浙江台州市商業銀行、泰隆銀行等地區性中小銀行,在提供當地中小企業融資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呆壞賬的比例非 常低。(2)積極發展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銀行,包括2007年開始建立的村鎮銀行以及即將籌建的科技銀行,專門為農戶和中小科技創業型企業提供服務。積 極籌建社區銀行,服務物件鎖定在社區範圍內的民營中小企業,利用銀行對企業的熟悉和瞭解,可以產生諸如“熟人經濟”的效果。
三是創新金融工具,增加商業銀行貸款品種。(1)完善債券市場,允許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打包發行企業債券。通過人行等金融部門的審核監管,鼓勵優秀中小企 業發行企業債券。(2)增加抵押品的種類。大多數民營中小企業沒有房地產可作抵押資產,但是存貨和應收賬款卻是其最常見的資產。存貨抵押貸款的開展則需要 一些獨立的第三方仲介機構如倉儲公司等,對企業的銷售活動進行貼身觀察。應收款抵押是另一種擴大抵押貸款的有效途徑。(3)銀行方面需要多研發針對中小企 業資金運轉瓶頸的融資工具,積極探索各種適合中小企業的貸款形式。比如,銀團貸款、郵儲小額質押貸款、個人經營迴圈貸款、小企業綜合授信、小企業聯保貸 款,鼓勵中小企業申請應收賬款融資(保理業務、發票融資業務)、原材料採購融資(買方付息票據貼現、承兌匯票、代理票據貼現)、回籠銷售款(押匯、倉單質 押、票據貼現、商業發票貼現)等多項貸款品種。
四是加快推進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我國現有擔保機構分散,規模不大,成長緩慢。目前應積極做好擔保公司監管和評級考核工作;同時,可以成立專門支援中小企業 發展的政府機構。例如:上海市政府也已著手建立中小企業信用基金,通過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實行專業人才管理,地方政府也可以實現政府信用擔保。
五是建立個人和企業的信用體系以及企業的評級征信機構。我國征信系統的建設較為滯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用擔保體系的發展。可以通過加快電子資訊化建 設,建立企業信用資料庫,增加信貸透明度和資訊披露度,實現資訊共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呆賬壞賬以及“三角債”發生的可能,並通過立法,將征信系統納 入到銀行貸款法、公司法、合同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