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開發銀行(下稱國開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下稱進出口行)將為中國鋁業公司(下稱中鋁)注資力拓(Rio Tinto)交易各自提供95億美元貸款。
同時參與這一項目融資貸款的中國農業銀行(下稱農行)、中國銀行(下稱中行)將分別提供12億美元、8億美元。
上述四家銀行3月27日下午與中鋁簽署了融資協定,由國開行牽頭,四家銀行總計向中鋁提供210億美元貸款,主要用於中鋁注資力拓交易。
中鋁向美國SEC披露的最新檔顯示,與四家銀行最終確定的利率為6個月期的倫敦同業拆借利率(Libor)加上90基點的固定利差,期限為15年。
農行知情人士告訴《財經》記者,此次融資安排的定價機制完全按照國際慣例,整個融資框架安排均為完全市場化的操作,利率的確定參考了管理成本、資金成本、經濟週期等因素。最終確定的協議是在最初的原則條款基礎上兼顧各方利益的結果,主要考慮因素涉及利率風險、匯率風險等。
此前,中鋁前總經理肖亞慶曾透露,不包括在力拓的投資項目,中鋁自身的資產負債率在60%左右。
“從短期看,收益不高,但是從長期看,力拓的資產是優良資產,一旦若干年之後經濟形勢轉好,後期收益是很樂觀的。”農行人士表示。
根據美國SEC檔,貸款協議的執行取決於中鋁注資力拓項目能否成功獲得境內外的審批,其中包括中國政府的審批和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FIRB)的批准。
中鋁總經理熊維平在3月27日的一則公告中表示,成功完成融資安排,將有利於保證項目的如期順利推進,實現中鋁與力拓集團的戰略合作。
商業銀行支持“走出去”
這是國內商業銀行首次向中國企業海外收購提供巨額貸款融資。幾位接受採訪的商業銀行人士均對《財經》記者如此表示,金額大、操作複雜、結構複雜,“談判進行得非常艱苦。”
由於國開行在項目融資以及海外業務經驗較多,國開行作為此次銀團貸款牽頭行順理成章。
不過,不同於以往“以牽頭行為主,由牽頭行負責主維護帳戶”的銀團貸款模式,這次銀團貸款各貸款銀行地位平等。據悉,中鋁為銀團貸款設定的原則是“利率統一、期限統一”,因此由四家銀行一起參與談判。融資框架的談判從今年3月初開始,受單一客戶集中度的限制,最終農行和中行確定的貸款額度分別為12億和8億美元。
“這是一個開端,如何配合中國企業的‘走出去’戰略,中資銀行在後期服務、操作、相關業務延伸方面如何提供服務,完全是一個新的課題。”農行人士亦表示。
據悉,此次針對中鋁專案,農行成立了專門專案組,由大客戶部操作。大客戶部是在農行掛牌之後,從公司部劃分出來,作為專門服務大企業客戶的直接經營平臺,提供存貸款、國際結算、現金管理等一系列配套服務。
中行在海外分支機搆最多,開展海外業務歷史悠久,相較於其他國內同業有相對完整的海外結算體系,但是,此前中行的境外機構主要是為企業貿易出口提供貿易融資,與此次貸款亦有所不同。
“貿易融資通常期限短,為幾個月至一兩年,貸款結構簡單,而專案融資週期長,普通項目建設週期就在兩三年,自然資源項目融資期限更長,覆蓋了專案初期的勘探、開發、建礦投產、初級產品出產,甚至後期的深加工,風險判斷和結構都與貿易融資有很大不同。”國開行有關人士向《財經》記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