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山區縣,但由於經濟外向度高,德化受金融危機衝擊較為嚴重。面對嚴峻形勢,德化快速應對、服務引導,扭轉逆勢,一季度,全縣工業企業開工率達95%,日用陶瓷出口逆市增長46.93%,房地產銷售額增長177.24%。
昨日的大會上,德化縣委書記陳全順代表山區縣市,與大家分享了德化服務扶持企業發展的經驗。
借力國家政策幫企業融資
金融危機下,德化巧用國家政策,不僅迎合發展趨勢,還為企業大量“輸血”。據介紹,德化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援,陶瓷產品退稅率由5%提高到13%,陶瓷企業受益約6.4億元;去年國家和省、市有關部門對德化“6•18”對接專案以及技改、節能減排等專案的資金補助達6304萬元。
金融支持是企業另一重要融資來源。德化開展林權、股權、小水電、礦產品存貨、出口信用保險單等質押貸款,推動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至3月底,全縣金融機構貸款餘額比年初增長10.25%,工業貸款餘額比年初增長15.2%,企業融資難得到有效解決。
用財稅杠杆創造低成本環境
給企業資金加量的同時,德化還積極為企業減負,利用財稅杠杆,創造低成本發展環境。去年以來,德化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帶動2億多元的企業資金完成21個技改專案、50條陶瓷窯爐改造等技術研發,幫助企業節約成本1.2億元。今年四月份,德化緊緊抓住印尼天然氣入閩的契機,加強溝通協調,使天然氣價格由每立方米5.6元降至3.3元,又為企業減少成本1200多萬元。
與此同時,德化盡力減輕企業稅費負擔,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今年一季度,全縣共減免企業規費900多萬元,大大減輕了企業負擔。為企業充實資金的還有德化的財政扶持。去年德化財政投入資金2203萬元,扶持企業進行標準化廠房建設、高檔日用瓷生產、窯爐改造、品牌創建等。
創新爭單搶佔市場
面對企業訂單縮減的重大困難,德化引導企業積極接單。創新爭單、調整擴單、拓市攬單也增強了德化企業逆境生存的能力。德化組織企業開發了10萬件新產品,爭取新訂單。同時,鼓勵企業抓住日用陶瓷出口強勁增長的有利時機,加快發展中高檔日用瓷,拓展新市場。瞄準其他陶瓷產區產量萎縮的有利時機,德化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外知名展會尋求商機。
德化在訂單上下功夫,訂單也給了德化回報:在香港家庭用品展上,達成意向訂單1億多元;今年春交會,達成意向訂單2億多元,比去年秋交會有較大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