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5月18日刊登分析文章指出,中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的創新企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推動力量。金融業能否成功實現對科技創新和中小企業進行有效支援的轉型,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是否可以發展成為內需主導型經濟,以保持未來數十年持續快速的增長。
引導銀行加強中小企業服務力度。銀監會副主席蔣定之在參與“2009陸家嘴論壇”的分組討論時強調,二季度所有的大型商業銀行都要建立中小企業服務的專門經營機構。另外,地方的中小銀行要進行差別競爭,主要轉向服務於中小企業,而不是和大銀行爭奪大企業、大集團的市場。對於這個定位,銀監會會通過監管手段給予督促,並且給予必要的後評價。
資料顯示,我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不斷地得到加強和改善。截至08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小企業授信的戶數約為400萬戶左右,同比增長22%,中小企業的貸款戶數增幅高於平均貸款增幅。蔣定之表示,隨著信貸總量的增加,中小企業的貸款額度是增長的。
工業和資訊化部中小企業司司長王黎明透露,08年中央財政拿出16個億為中小金融機構貸款擔保提供了風險補助資金。這些擔保機構如果發揮作用,09年將力爭為中小機構提供擔保貸款6,000億以上。
不過,小企業貸款風險比較高是不爭的事實。08年末,小企業不良率在12%左右,雖然同比下降比較多,但仍然高於整個銀行業平均不良貸款率。中小企業融資過分依賴銀行貸款,而由於其自身的原因,又制約了銀行放貸的動力。統計顯示,2008年年末,新增中小企業貸款67萬戶,占銀行金融機構受理總戶數70%左右。四大銀行09年一季度新增貸款比重已經增加到34%左右,但小企業的貸款,新增只有6.6%。
對此,蔣定之透露,銀監會將努力推進科技資源和金融資源的整合、共用。此外,推進建立擔保的行業、擔保的公司,為科技型創新企業提供很好的融資擔保。銀監會也計畫在科技型創新型企業的技術、專利等無形資產方面,就質押、擔保等方面做一些探索,使科技型創新企業能夠改善融資條件,獲得良好的融資支持。在科技創新條件比較好的地方,在銀行內部探索設立專門從事科技型創新服務營運機構的授權安排、分析管理、定價機制等。他表示,銀監會支持國內金融機構與外資金融機構合作從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但要注重風險。
營造支持中小企業環境。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蔣定之提出,要營造全社會關注與支援中小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加大對中小企業合理的政策扶持力度,比如說稅收政策優惠等;同時也要培育多元化的中小企業的融資市場體系,風險投資、創業投資、私人股權投資,大力改善銀行的借貸,滿足中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另外,要重視推進全社會的誠信體系建設。
王黎明也認為,要進一步調整生產經營的結構,轉變增長方式,使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更多扶持科技型小企業,使企業便利獲得資金支持。同時,他建議對小企業放貸的貸款責任終身追究制方面也要加強改制力度。他透露,將配合銀監會向有關財政部門申請放寬對金融機構的風險準備金的提取比例,以加大對貸款的風險處置功能,對小型企業貸款由地方增加風險補助資金。
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則提出,應該在直接融資上,如創業板、債券發行上給中小企業開闢多元化的融資管道。可考慮試辦“矽谷銀行”,不僅有風險投資還要有風險信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