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交易所昨日公佈創業板上市規則,意味討論近10年的內地創業板正式啟動。另一方面,當局就修改新股上市規例的諮詢期亦在昨日結束,市場預期,自去年9月開始停頓的新股IPO,最快將在月底開閘。分析認為,創業板和主板IPO啟動,將為內地股市帶來逾千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融資壓力,短期內可能會對大市構成調整壓力。
創業板上市規則的諮詢期在上月22日結束後,當局只花了兩星期時間,便在昨日公佈了正式的版本,並參考公眾意見,就上市公司資訊披露要求、保障獨立董事履行職務、進一步明確管理層持股申報等方面進行微調。深圳交易所,創業板上市規則會在7月1日起正式實施,意味討論了近10年的內地創業板,將在下月啟動。
中國建築擬籌近400億
另外,中國證監發表的《關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亦在昨日結束諮詢期。接近內地監管部門的消息指,在收集到的券商意見中,總體上都對有關條例表支持態度,散戶的意見中,亦對條例中有關提高小投資者認購新股中簽比例的措施,有較積極的評價。
隨著諮詢期的結束,IPO最快會在6月底7月初開閘,已成市場共識。中信建投證券投資銀行部執行總經理王廣學認為,IPO新規諮詢期結束後,當局會整理各方意見,預計正式版本會在6月中旬公佈,IPO最快會在6月下旬開閘。中投證券投資銀行部執行總經理王承軍亦指,IPO重啟估計在6月底7月初,最遲不會超過7月份。
創業板和主板IPO啟動,意味內地股市將面對逾千億元的融資壓力。去年已獲批准但未上市的企業多達32家,集資額合共接近800億元人民幣,當中集資規模最大的,是計畫集資近400億元的中國建築。而創業板方面,市場預計今年的集資規模可能達300億元。
5次IPO重啟 4次指數挫
昨日內地股市呈現悶局,上證指數高低波幅只有41點,最終收報2753點,跌0.48%。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黃祥斌認為,昨日市場缺乏焦點,表明部分投資者對後市走勢看淡,又或者跟IPO重啟的臨近有關。
國元證券分析師康洪濤則指出,IPO中短線對大市的負面影響不可不防,從過去5次IPO重啟的經驗來看,當中有4次IPO重啟後2至3個月,指數跌至相對低點;但長線而言,宏觀經濟和市場狀況,仍是主導大市的決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