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IPO開閘,A股市場的融資規模迅速攀升。中國證券報數據中心統計,7月份IPO和再融資的募集資金總額將超過740億元,創下自2008年3月以來近17個月的新高。其中,IPO融資約540億元,再融資則達205億元。
IPO融資約540億元
7月22日,中國建築正式進行網上申購,按照發行價每股4.18元計算,募集資金約501.6億元。中國建築是IPO發行開閘之後的第一隻大盤股,是2008年2月中國鐵建發行以來,首只募集資金超過百億元的新股。
7月份以來,已經先後有萬馬電纜、家潤多、四川成渝和中國建築等四家公司發行新股,募集資金合計約535.14億元。而7月28日,神開股份也將進行網上申購,發行數量不超過4600萬股,融資金額在5億元以上。也就是說,7月份僅IPO融資的金額就將超過540億元。
再融資205億元
雖然IPO募集資金增多是7月份融資規模創出新高的主要原因,但上市公司再融資的熱情也分外高漲。
中國證券報數據中心統計,7月份以來,7家公司實施了定向增發,募集資金合計199.63億元;豫園商城完成了債券發行,募集資金5億元。二者合計,7月份再融資募資總額204.63億元。
7月份再融資規模最大的是保利地產,該公司向實際控制人中國保利集團公司等八名特定物件募集資金80億元。此外,首開股份向7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33995萬股A股,募集資金47.46億元。
從今年情況來看,一季度再融資募集資金合計351.4億元,月平均募資117億元。進入二季度,上市公司再融資金額明顯增加,尤其是大盤股拉動股指快速上漲的6月份,單月再融資239.39億元。
(中國證券報)
新聞鏈結
上市公司去年資產
減值損失創新高
財政部會計司對2008年年報進行綜合分析後發現,1624家上市公司中有1089家公司存在資產減值,資產減值損失為3963.48億元(占利潤總額的-35.63%),較上年同期同比增加2384.11億元。其中,存貨跌價損失、固定資產減值損失和貸款減值損失所占比重最大。
對此,財政部會計司稱,不排除某些公司過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人為調低2008年利潤以實現2009年業績回轉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