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聯合擔保”?九龍坡區經委副主任尹勇解釋,這是對中小企業數額較大或超過擔保人規定擔保能力的單項擔保業務,經協商,由市級擔保機構將擔保專案推薦給協作銀行,並提供全額保證責任,區級擔保機構則為市級機構提供50%的保證責任。
說到為何要推出這一舉措,該負責人用“兩小兩難”細說緣由:“中小企業普遍實力弱小,可抵押的優質資產少,獲得銀行‘垂青’難;區級擔保機構規模偏小,信用等級低,難以滿足中小企業大額融資需求。”
以九龍坡為例,該區政府於2002年專門為中小企業成立了“九龍坡區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註冊資金500萬元,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的註冊資金為5800萬元。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擔保機構對單個企業提供的擔保責任餘額最高不得超過擔保機構自身資本的10%,因此,九龍坡區擔保機構最高只能為單個企業提供500萬元的擔保。
“500萬元難解我們的發展之渴。”作為聯合擔保的第一個受益者,重慶唯遠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胡建新說,金融危機襲來時,企業正處在搬遷的關鍵期,為國外客戶生產的通用汽油機配套產品又被延期付款。儘管區擔保公司伸出援手,為企業貸到500萬元,但技改需要大量投入,“感覺一下子被資金‘卡住脖子’”。
今年6月,九龍坡區與市三峽擔保公司實行聯合擔保,又為企業貸到800萬元流動資金。“有這800萬做後盾,我們接大訂單的底氣更足了,爭取今年將產值做到4個億。”
目前,市三峽擔保公司、瀚華擔保公司、外經貿擔保公司、園區工業擔保公司等多家市級擔保公司已與九龍坡區簽訂了合作協議。其負責人均表示,聯合擔保的“互惠互利、風險共擔”機制,能有效分散和降低信用擔保機構的經營風險;同時,區級擔保機構熟悉本區企業動向,能發揮日常監管和協調的優勢,為資金安全加把“鎖”,因此普遍看好這種聯合模式。
據瞭解,今年上半年,九龍坡區已落實中小企業貸款15筆,擔保金額1.29億元,已經超過去年的1.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