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舊中國,當舖遍佈城鄉各地。開設當舖必須經官府核准,一些當舖本身就是官督商辦。四川自明末清初戰亂後,當舖逐漸恢復,並日趨興盛,當時經營此業者,多為陝西幫。據《成都通覽》記載:[清末]宣統年間成都有當舖32家。民國時期,因受幣制風潮影響,當舖時盛時衰。成都在極盛時達60餘家,到1934年,市區僅有當舖21家。
舊時當舖的陳設佈置,與一般商店迥然不同。兩扇包著鐵皮的大門,密密麻麻地釘滿鐵釘,牆上只開有極小的窗孔,設在店堂後半截的櫃檯高出人頭,台上裝設木欄,開一方孔,故人稱當舖為"高櫃檯"。當舖招牌是用尺把長的木板製成,上書一個"當"字,人稱"短招牌"。
坐在櫃檯上的人,是當舖中的重要角色,人稱"坐櫃",又名"朝奉",他要有能力鑒別當品的高低貴賤,還要能考慮當品在不能贖回時,能否賺錢。一般衣服被帳容易鑒別,而金銀珠寶等就要有點眼力才行了。坐櫃一邊看物,一邊高唱,櫃檯後面寫當票的人要眼耳手皆靈,必須聽清坐櫃唱的名稱、數量、金額以及特點等等,一一寫在當票上,核對檢查後交與典當人,到時贖物便據此票。票號上的字是當舖行業特有的字體,俗稱"花字"或"當字",這種字歪歪曲曲,稀奇古怪,一般人根本無法辨認,可防止偽造、塗改。還有一個人寫坐簿 、牌子,他要和寫票人一樣,把當品的名稱、顏色、件數、金額、特點等分別寫在坐簿和牌子上。坐簿一月一本,牌子拴在當品上。
當舖對所當物品的估價,一般僅為實際價值的一半。典當成交後,由當舖付給典當人現金,收取月利息三分或更多,即典押100元,每月須付3元或更多的利息,不滿一月,仍以一月計算。押期一般3月到1年不等,到期不贖即為"死當",抵押品便歸當舖所有,任其處理。
隨當舖而生的是"荒市",荒市最初專門代銷當舖"死當",後又收購舊貨、舊衣,逐步由地攤發展成為商店。舊時許多地方皆有荒市,成都兩大荒市,一在忠烈祠西街白家祠內,一在南門純化街,規模頗大。
當年成都的華美寄賣行、商業場的大都會以及春熙路的華豐行都做得很有影響。據說這種行業都是從江浙一帶傳至而來,成都四門大大小小的商店不下百家,從業者在一千上下。
無論寄賣行還是信託商店,皆與舊社會的當舖有某種衍生的微妙關係。有一點是相同的,即以物換錢,從中賺取高利,但經營的特點有本質的區別。
本網頁各鏈結標題及鏈結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 翻拷必究 融資借貸黃頁